设为首页  加入收藏  联系我们
上一张 下一张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您当前位置:首页 > 行业动态 > 金融 > 财经要闻财经要闻

区域能源规划促经济可持续发展

5月7日,国务院批复了重庆“两江新区”总体方案,将重庆北部新区改为重庆“两江新区”。6月18日,中国内陆唯一的国家级新区———两江新区正式挂牌。

  5月25日,《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》获批,依据规划长三角洲地区要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建设。

  6月初,国务院在《关于扩大深圳经济特区范围的批复》中提出,今年7月1日开始,深圳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深圳全市,深圳的宝安区和龙岗区将被纳入特区范围。特区扩容后,意味着中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将从原有的396平方公里扩大到1953平方公里。

  6月8日,一再推迟公布时间的《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》(简称《规划纲要》)终于出炉。《规划纲要》确定了国际旅游岛建设的6大功能组团,其中海洋组团提到做大做强海洋油气资源勘探、开采和加工业,鼓励发展海洋新兴产业。

  备受关注的新疆区域振兴规划细则目前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制定之中,有望近期出台。

  据统计,仅2009年一年,国家批准了11个区域发展规划,数量几乎是过去4年的总和。

  多位业内人士对《中国能源报》记者表示,一批重量级的区域振兴规划相继出台,说明近期国家大力推动区域经济建设,以便促进中国加快经济转型及产业结构转型。区域政策一旦得以实施,可以起到以一带百的辐射效果,同时也有利于区域能源的发展,而这正是国家经济转型中所需要的。

  另有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对《中国能源报》记者表示,这些规划围绕各自本地需要区域内协调解决的重大能源问题,提出统筹协调发展的思路和布局方案,对解决经济发展中的能源问题,提供稳定、经济和清洁的能源保障,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

  在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所所长赵弘看来,当前密集出台的区域规划正好有利于矫正不均衡的格局。他说:“国家通过规划对不同区域进行功能定位,形成新的特色的区域产业,还有望成为经济新的拉动点。这也有利于扭转过度依赖外贸的发展模式。”

 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首席研究员姜谦《中国能源报》记者说,虽然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的结构矛盾早已呈现,但只有在金融危机中这一矛盾才被无限放大,同时也让中央政府意识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,引导产业结构升级已经迫在眉睫。而要实现这一转型,除了大力发展能源、节能环保、电动汽车、新材料、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之外,挖掘区域经济的巨大潜力也将显得异常关键。

  姜谦认为,以往天津滨海新区、河北曹妃甸工业区等地的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的行之有效,在金融危机之后的新形势下,一大批重量级的区域振兴规划相继出台,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中东部地区,足以说明中央政府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,引导产业结构升级方面的决心和思路的创新突破,这在为全国经济的转型和升级做出贡献的同时,也可以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,可谓一举两得。

上一篇: 央企今年投资重点明确 聚焦主责主业、发展实体经济

下一篇: 油价起伏不定燃料油陷入僵局

协会简介 | 网站简介 | 相关法律 | 组织机构 |
Copyright © 2010-2017 宁夏能源协会 版权所有. All rights reserved.
地址:银川市金凤区北京中路168号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4号楼407室 邮政编码:750011 电话:0951-6971422 传真:0951-6971421
宁ICP备11000208号-1